五糧液定義一個全新細菌屬——窖泥杆菌屬
772025-07-05 07:10:05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免費推廣方案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免費推廣方案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最近,微信封殺朋友圈打卡。
有的人拍手叫好,“早就該封了,天天打卡,打NMB!”
有的人感歎,微信規則越來越嚴,營銷難做! 因為這一封殺,裂變營銷玩法估計得一命嗚呼。
裂變營銷是通過設計機製,讓用戶幫你分享。比如砍價、拚團、分享後領取優惠券等等,比較火的是網易戲精課(12小時賣14萬份,收入約560萬)。微信對這種利益誘導的傳播通常封殺得都比較嚴。
到這個時期,無論微信封不封朋友圈打卡,裂變玩法都快走到盡頭。因為用戶疲了,一眼就看出是套路。轉化效果早不如一兩年前,玩法被拋棄隻是時間問題,微信封殺隻是提前終結了它。
互聯網發展不同時期,都有不同的紅利期營銷玩法。紅利期獲客成本低,營銷效果好。
那曾經有哪些屬於紅利期的營銷玩法和渠道?讀完這篇文章你能了解到:
1、互聯網營銷該怎麽做?
2、怎麽選擇最合適的渠道?
3、投百度廣告還有效果嗎?
4、超1億用戶的keep怎麽做冷啟動的?
5、短視頻是未來的營銷紅利嗎?
一、搜索時代:一條百度知道每天吸引流量過萬
2014年以前,互聯網營銷的主陣地還在百度、搜狗這類搜索引擎上。隻要想從互聯網獲客,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——做一個網站,在百度做關鍵詞優化,做排名。
具體是怎麽做的呢?
首先建個網站,門檻並不高,網上有大量現成的模版可以用,再買一個雲服務器空間,一個域名,網站就上線了。更簡單的方法,直接用QQ空間、新浪博客來運作。
然後,就開始做關鍵詞排名。隻要排名做上去,每天就有源源不斷的流量從百度過來。
窮一點的公司招個運營慢慢摸索怎麽設計關鍵詞,怎麽更新網站內容,花上半年將網站做到百度搜索首頁上去,之後每天等著流量嘩啦啦地進來,之後隻需要維護、保持排名增長就行了。壕一點的直接投競價廣告,永遠讓網站保持在首頁。
效果怎麽樣呢?有人做1條百度知道每天能給網站引流上萬,投入也是零成本,引流效果杠杠的。這要是現在再去做,基本不可能。
靠著廣告,百度賺得盆滿缽滿。跟在後麵的一些網站,也靠網盟廣告分成活得非常滋潤,幫公司網站做排名的SEO優化師成了最吃香的職業。2011年左右,一個普通的SEOer在北京的工資普遍8k左右,當時其他運營崗位不過4-5k。
後來,人們在網上的注意力從PC轉移到手機上,流量轉移意味著營銷主陣地也跟著變化。
二、微信時代:轉載、搬運內容也能做成千萬級粉絲
第二個紅利時代,從2014年到2018年,主流一定屬於社交平台,包括微博、微信、知乎、豆瓣等等。尤其是微信,常年是主流。
最常見的玩法是開公眾號,靠文章、小活動吸引流量。無論什麽行業,什麽產品,要做互聯網推廣,先開公眾號。2013年,公眾號數量隻有200萬左右,2017年達到2000多萬個。
早期時,做公眾號的門檻也很低。像卡娃微卡、微信路況、馮站長之家、冷兔、視覺誌等等,前期不用太費力去原創,靠轉載、搬運其他平台的內容都能快速積累粉絲。而且轉化效果也非常好,文章點擊率能達到30%,閱讀原文轉化率有近5%;到現在,點擊率達到10%已經非常高了,閱讀文原轉化率更是低到0.5%。
興盛也伴隨著亂象,有的公眾號閱讀量全靠刷。2016年,微信升級後台係統,刷點擊的工具不管用了,很多原來閱讀量在幾萬的微信大號,閱讀量大幅縮水,較多的閱讀量減少7-8成。
我有一個朋友做旅遊項目,曾在地方媒體旗下公眾號投軟文,2萬多砸下去,5萬多的閱讀量,一個轉化都沒有。
而現在,隨著內容創作門檻的提高,再做靠公眾號獲取流量的成本提升了不少,需要專業的團隊,至少也得2-3個人,生產原創內容。
除了靠公眾號軟文,基於微信平台也衍生出不同玩法。比較熱門的有H5遊戲/測試/模擬場景類,小程序拚團/裂變/打卡、朋友海報等。這些都發生在短短兩三年時間。
2014年7月,《圍住神經貓》H5小遊戲在朋友圈瘋傳,3天創造了500萬用戶和1億次訪問量,而付出的成本隻有開發成本。
現在這兩大類玩法都過時了,如果現在再做一款這樣的遊戲,用戶都提不起一點興趣,即使火了也是兩三個小時被封殺的事。
三、社區時代:用優質內容成為意見領袖
2010年到2016年左右,部分公司著力於知乎、豆瓣、貼吧等社區類社交平台,雖然做一次營銷引不起業內轟動,但也效果不錯,悶聲發大財。
比如在圈內比較有名的Keep“埋雷計劃”。
keep是2015年2月上線,僅用了6個月就做到500萬用戶,而這歸功於埋雷計劃。
在App上線前一個月,運營團隊5個人在各種健身相關的微博、QQ群、貼吧、豆瓣小組、微信群裏,長期連載高品質的健身內容,通過長期和用戶溝通交流,成為發言最多最活躍的用戶,最終成為意見領袖。等到產品正式上線時,運營再將這些貼子同時“引爆”,推薦大家體驗產品。在一個2000人的群裏發布下載鏈接,就有100多人下載。這樣的轉化率已經非常高了。
現在再去貼吧、豆瓣、知乎埋雷,可能永遠都爆不起來。但社區的玩法依然不過時,隻是渠道變了,變成了小紅書、Keep、新氧、什麽值得買等垂直類社區。
四、社群時代:靠拚團做成360多億美元的公司
大概從2016年開始,社群營銷受到追捧。直到現在,還有很多文章和課程都在社群營銷。
社群營銷從QQ群時代就一直存在,但並不被大多數公司使用。直到有了微信群控軟件,基於微信群的社群營銷才變得容易。群控軟件可以節省大量人力,用機器人小號建群,掃二維碼加群,滿100人自動創建新群;有消息也能自動發布,實現24小時在線。
在公眾號文章打開率低的時期,社群有著高觸達、高打開、不限發布次數的優點。
拚多多就是靠社群做起來的,而且玩法比一般人更高明。通過拚團的機製,拚多多不用全靠自己建微信群,用別人的微信群實現了用戶增長。隻用了三年,拚多多做到上市,市值最高達到360多億美元,市值還曾一度超越過京東。
現在拚團也成了很多電商平台的標配營銷工具。
五、短視頻時代:當下的營銷紅利
抖音、快手這類短視頻平台,以及直播賣貨的玩法。
靠短視頻火起來很多品牌,喜茶、答案茶、瑞思叔叔等等,這些都是消費型產品。2017年左右,抖音上的內容主還以娛樂消費類。去年抖音推出向日葵計劃,對知識文化內容加權。到現在,抖音上出現了很多知識類的短視頻。所以對於教育、知識付費、出版類產品,在抖音上贏來了機會。
最近,抖音10億流量扶持Vlog,這是屬於旅遊類、美食類產品的紅利。而在抖音上賣貨,對淘寶賣家是最大的紅利,抖音還上線淘寶購物車功能,可一鍵跳轉淘寶商品頁。
淘寶男裝店「古阿新」從2017年發力線上銷售,做到2018年5月,也才10萬粉絲,日均銷售額七八千元,月流水20多萬。
去年7月份,抖音購物車功能還在小範圍測試中,未開放給所有人。作為抖音達人,古阿新7月份就開通了抖音購物車,那時他的月流水做到100萬左右。2018年雙12當天,更是做到108萬銷售額,而2017年同期隻有40多萬。如今,古阿新60-70%的銷量都來自抖音。
這都是搶占第一波紅利帶來的增長。可以預見,未來一到兩年,抖音都是不錯的營銷平台。
這就是不同時期主流營銷玩法的一個簡單梳理,那是不是到了現在,就一定要去做抖音、做直播呢?投競價廣告就沒用了呢?
並不是。主要看你的產品類型是什麽。
六: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渠道
如果是低頻消費產品,比如留學、醫療、連鎖加盟、婚紗攝影等,人們遇到這類問題時,一般會在百度裏搜索,所以投搜索廣告、做關鍵詞優化是有效的;如果是高頻消費,吃喝玩樂這種,投搜索廣告不如花錢在短視頻、直播上,因為人們想怎麽吃、怎麽玩很少會去百度搜索,反而刷抖音、刷微博時看到美食美景會勾起欲望。
1、目標人群匹配度
這個最重要,隻有對自家產品有需求的用戶,針對他們做營銷才會有效果。如果你的產品不是針對大眾,不要用廣撒網的方式,精準打擊成本更低。
2、付費意願強不強,有沒有消費習慣
淘寶裏的廣告,付費意願就強,大家就是奔著花錢來的,網紅直播也一樣,有消費習慣。小紅書也是,早先用這款App的人就是奔著買東西去的,花錢是理所當然,平台用戶有消費習慣。
3、轉化路徑
為什麽是直播賣貨,而不是短視頻賣貨。
當然越短越好,每少一個環節,意味著最終轉化率越高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要推廣公眾號或小程序,你絕對不應該去做百度的廣告,那樣要讓用戶切換百度網頁,拿出手機,打開微信,搜索關鍵詞才能關注到你,這個轉化路徑很長,意味著流失率非常高。而在微信裏做推廣就不一樣,直接留二維碼,長按掃碼就能關注,轉化路徑短,轉化率高。
4、流量大
流量的關注度應排在最後,流量大不大還真不是最重要的。
要找到營銷紅利渠道和玩法,可以多看一些運營、營銷等垂直網站、公眾號最新的文章,或者是運營/營銷類課程,他們的主題是關於哪一類玩法。當然,最好是可以混一些圈子。混圈子不但能了解到最新的玩法,還有機會和大的流量渠道聯動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